百流-木头资讯

珍惜袁老留给我们的“食粮”

来源: |

5月22日得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意外离世,人们不约而同在网上悼念并深感惋惜;24日人们自发冒雨送别袁老,更是让人泪目。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袁隆平院士逝世是中国和世界的巨大损失,他将永远为人们所缅怀和铭记。

海外媒体和网友也以多种方式表达追思,感谢袁隆平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众作出的杰出贡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表示,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使数百万人脱离了饥饿,他是“真正的粮食英雄”。

袁隆平的逝世,不仅牵动了中国人的心,而且牵动着海外诸多人们的心。袁隆平虽然离去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留给我们的财富不仅仅是杂交水稻,还有更多的珍贵“食粮”,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我国水稻种植四千年,一直难以真正解决温饱问题,直到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问世。据有关资料,建国初期我国水稻亩产250公斤;上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杂交水稻问世,1979年审定,后逐步改良推广,到90年代初期亩产过400公斤;1997年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已实现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700公斤。目前平均亩产已超1000公斤。

目前我国杂交稻种植面积已达2.4亿亩,占比近六成。世界占比不到9%的中国耕地,养活了近1/5的人口,中国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这与杂交水稻的功劳密不可分。“谁来养活中国”,以袁隆平为带头人的农业育种科技人员用自己研究与创新的成果“杂交稻”回答了这个难题。

从饥饿到吃饱,中国走出了“马尔萨斯陷阱”,粮食比人口增长快。当然,袁隆平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高产的杂交水稻,更有他敢于突破的科研创新精神。他打破经典遗传学观点束缚,突破了水稻“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禁锢。当时作物遗传“无性杂交”学说如嫁接等垄断科学界。袁隆平做了许多试验也没有头绪,他决定改变方向,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

1963年,袁隆平通过人工杂交试验,发现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的现象,推断水稻具有杂种优势。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引起国内外瞩目,首次向世界宣告,水稻的雄性不育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

水稻的雄性不育就意味着人工授粉、杂交水稻的可能。直到1970年冬,其学生李必湖在海南南红农场一处沼泽中发现1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欣喜若狂,将转育出来的三粒雄性不育种子命名为“野败”,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育出的“野败”分送给全国10多家有关单位,全国性协作攻关加快了杂交水稻的诞生、改良与批量生产。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高产杂交水稻也给世界带来福音。2019年数据,全球面临食物不足困境的人数达8.216亿。杂交水稻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目前中国已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印尼的杂交水稻被称为“隆平稻”,以此记住这位“粮食英雄”。

正是“粮食英雄”袁隆平这种敢于突破的科研创新精神,才奠定了中国水稻科研技术的领先地位,这不仅是对农业科研、种业发展的启示,也是对我国科研创新的激励。

“吃饭的事情最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饿年代的袁隆平,一生都在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努力奋斗。《袁隆平口述自传》中,他回忆道:“当时吃不饱饭,那真难受啊,也有饿死了人的!……深深感受到了粮食的重要性,没有粮食太可怕了!……这时就更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不让老百姓挨饿”激励着袁隆平在高产水稻育种研究上不断地思考、求索、并敢于创新。袁隆平说,“人就像一颗种子,我们都要做好种子”“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浪费是个可耻的行为”。袁隆平还说,越南原来是大米短缺的国家,后来引进我们的杂交稻之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国,每年我们还从越南进口大米。

袁隆平院士走了,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高产杂交水稻,还给我们留下很多珍贵的“食粮”,我们好好珍惜、好好传承、好好践行,或许这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袁老,一路走好。

作者:■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