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流-木头资讯

三年前这名瑞士高管没吃上欢送宴就离开了中国,今天,她终于回到“第二故乡”

来源: |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分别三年,终于又回来了。”10月底的一个下午,从瑞士出发,经历一番长途旅行后,科蒂集团高端护肤品类执行副总裁狄珊珊(caroline andreotti)在上海一家隔离酒店里,通过视频对记者用中文说道。视频另一头是科蒂(中国)位于上海新闸路博华广场6楼的一间会议室,记者与狄珊珊朝思暮想的中国同事们一道,与她进行对话。

2020年1月,时任科蒂奢侈品业务中国总经理的狄珊珊接到调令,回总部接受新的任命。“那次时间特别仓促,甚至还来不及与接替我的总经理办理交接,团队特意为我准备的欢送宴也来不及举行。那时候我还很乐观,觉得很快就能回来,没想到,这一走就是近三年。”她捋了捋长长的秀发,娓娓道来。

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超过10年

今年是全球最知名的美妆公司之一科蒂集团第二次参加进博会,狄珊珊此行主要是为了出席11月6日消费品展区科蒂展台的开幕仪式。之后,还将举行护肤品牌的媒体沟通会,交流集团酝酿两年的护肤业务新战略。

狄珊珊拥有国际日内瓦大学国际管理和欧洲日内瓦大学工商管理双mba学位,精通六国语言。她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的时间加起来超过10年,因此,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狄珊珊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她就先后到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留学,学习中文。学生时代在中国度过的两年时间,也成为她人生最难忘的回忆。“那时候结识的同学和老师,有的成为我终生的朋友,狄珊珊这个中文名字也是我的中国老师起的。中国历史上有个著名人物叫狄仁杰,我非常喜欢他的故事。我还记得30年前,中国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我和我的同学们也是骑着自行车到处跑。”

此后,她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职业生涯也与中国密不可分。加入科蒂前,狄珊珊在伊丽莎白雅顿(中国)任职9年,主要从事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业务。此后,她来到科蒂(中国),担任科蒂奢侈品业务中国总经理。在她的领导下,2018年底,科蒂(中国)非常荣幸地获得上海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证。狄珊珊的两份工作都常驻在上海,为此,她把两个孩子也带到中国,就读于上海的国际学校。

2020年1月回到总部后不久,狄珊珊开始负责全球旅游零售业务,她丰富的中国市场经验,推动科蒂把全球旅游零售业务的重点放在中国海南自贸港。在她的带领下,疫情期间,科蒂全球旅游零售业务依旧韧性十足,成为稳住集团经营业绩的“压舱石”。

狄珊珊热爱中国文化,图为她在公司年会上表演京剧。(采访对象提供)

“中国市场成功了,集团的护肤业务就成功了”

科蒂集团于1904年成立,拥有古驰、博柏利、蔻依、雨果博斯、卡尔文克雷恩、蒂芙尼等全球知名高端美妆和香水品牌的业务运营权,香水业务目前占整个公司一半以上营收。此外,科蒂旗下拥有兰嘉丝汀、奥薇达、肌肤哲理、skkn等护肤品牌,每家都有一段独特的创始人故事。

此轮疫情让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美妆行业的护肤品大类却不跌反增。于是,科蒂集团决定,必须加大护肤业务的占比,到2025年,实现护肤品类销售额翻一番。“集团的考虑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美妆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护肤品业务又占中国美妆市场的70%左右,他们认为,中国市场成功了,集团的护肤业务也就成功了。”狄珊珊说。

在业界,虽然科蒂在护肤领域有着超过20年的研究经验,也有许多独树一帜的技术专利,但由于先前的领导团队对护肤领域并不熟悉,因此科蒂的护肤业务一直没能展开拳脚。两年前,全球护肤领域的生物化学专家、欧莱雅史上最年轻的前品牌总裁sue y. nabi加盟科蒂,担任ceo,“官宣”了护肤业务新战略的启动,紧接着,科蒂集团又对有着丰富中国市场经验的狄珊珊委以重任,为新战略的实施“添柴加薪”。

狄珊珊介绍:“两年过去,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中国市场是我们发力护肤业务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而今年11月举行的进博会,作为一个顶级展会,正是我们宣布集团新战略的最好时机、最佳平台。”

据悉,科蒂集团将带来旗下一众品牌参展进博会。除了香水品牌,重点要为兰嘉丝汀和奥薇达两大高端护肤品牌造势。兰嘉丝汀创立于1946年,现为科蒂集团自有品牌,研发和生产都在摩纳哥。第五届进博会上,兰嘉丝汀全新高端产品线“御颜系列”将举行全球首秀,旨在为明年3月的中国首发上市活动预热。科蒂旗下采用法国绿色生物科技打造的超高端护肤品牌奥薇达,也将在本届进博会上进行中国首秀,该品牌此前从未进入过中国市场。

科蒂位于第五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的展台。

“出去后第一件事就是吃小笼包”

“解除隔离后,我第一件事是想吃顿小笼包,还想跟中国的朋友和同事一起唱卡拉ok。”狄珊珊按捺不住兴奋。

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了10多年,她对上海非常熟悉,可以说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尝遍了各种“上海味道”。工作之余,她会一家一家逛商场,不光是看自家的门店、专柜,也会去探究一下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商业新业态新模式,给自己的工作寻找灵感。她喜欢滑冰和骑马两项运动,世纪公园的滑冰场和青浦马场,都是她定期去放松身心的地方。“上海东西方文化交融,这里有我最喜欢吃的小笼包,也可以听歌剧、交响乐,看画展,许多地方与生活在欧洲相似。”

狄珊珊对上海的热爱,还有一个特殊原因。“我是一名犹太人,我从小就知道上海这座城市为犹太民族所做的事情。上海的犹太难民纪念馆,我不知道去了多少次,自己去、陪家人去、带朋友去,每去一次,都深受触动,觉得自己与这座城市有着难舍难分的缘分。”

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也成为她孩子的“第二故乡”。狄珊珊的儿子和女儿在上海度过了青少年时代,他们中文说得比她还流利,甚至还会说一点她还没学会说的上海话。“儿子现在在缅甸工作,女儿还在瑞士上大学,他们都对我说,非常想在中国找一份工作,我也非常支持他们。”

“现在的中国和上海跟我二三十年前看到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种惊人的变化,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的。”狄珊珊说,“我始终对中国对上海的实力和未来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希望通过上海这一窗口,通过进博会这一大舞台,收获中国乃至全世界消费者的反响与共鸣!”

本文作者:吴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