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流-木头资讯

“我住在广中里6号!” 在这家方舱医院,海派文化气息可浓了!

来源: |

图说:大白和患者一起搞“装修”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这几天,上海岳阳医院接管的虹口区纪念路方舱医院很热闹,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原来,是大白和患者一起在搞“装修”。在这里,他们不仅体验到海派中医的优质医疗服务,也感受到了浓浓的海派文化。

里弄文化让方舱更接地气

在方舱医院里,住进来的新冠感染者大多是轻症及无症状患者,他们甚至都不觉得自己是病人。“虹口有很多百年弄堂,石库门房子和独立老建筑,海派里弄文化浓郁。纪念路方舱医院收治的大多是虹口地区的群众,很多都是老上海人,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岳阳医院院长周嘉灵机一动,那何不让方舱里的海派气息更浓郁一点,让大家感觉又回到了小时候居住的弄堂呢?

于是,虹口区纪念路方舱医院病区开始变得不一样——舱内的分区用老上海传统的“里”“弄”和“坊”来命名,凸显了海派文化记忆最基本的建筑载体——上海里弄。既有大家熟悉的以虹口马路命名的凉城里、广中里、山阴坊、天潼坊等,也有同心里、携手里等振奋人心的特色地名。瞧,打开水的地方还被贴上了“老虎灶”字样!

图说:舱内的分区用老上海传统的“里”“弄”和“坊”来命名

方舱里弄有着醇厚人情味

弄堂记载了上海的故事。纪念路方舱医院里原本几病区几床也同时被称作某某里或坊几号,病友间也像极了街坊邻里,极大程度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疏解舱内焦虑紧张的情绪。

“电吹风是刚刚问同乐坊的小姑娘借的。” 洗完头正在吹头发的王阿姨笑嘻嘻地说,“来的时候准备得不充分,现在电吹风、镜子都是问‘邻居’借的,平时住在公寓里和邻居的交往并不多,在这里感受到了邻里温暖。”

图说:方舱里弄让医患的心靠得更近

“我觉得有种住在小时候弄堂里的感觉,街坊邻里每天一起聊聊天,碰到问题,大家都会帮衬一把,感觉老好额。” 参与方舱医院里弄布置的章先生在“胜疫”出舱时表示,“在这里,大家结下了特殊情谊,以后也会常联系的。”

“螺蛳壳里做道场”,方舱里弄为疫情防控注入人文温度,让医患的心靠得更近了。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通讯员 沈莉

【相关阅读】拿上“胜疫证”带着特色“爱心大礼包” 纪念路方舱医院首批患者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