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流-木头资讯

安徽繁昌:“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涌现一批爱岗敬业好老师

来源: |

2020年2月21日讯,安徽芜湖,眼下本该是学生们重返校园的日子,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按照省市县政府及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繁昌县推迟了开学时间,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了“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这里涌现出来一批爱岗敬业的好老师。

刻苦钻研的黎红老师

作为繁昌一中高三物理教师,黎红老师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物理复习进度怎么办?寒假作业怎么办?孩子们的物理疑难问题怎么办……网络教学对于她来说方式是新的,困难是多的。放弃粉笔、黑板,还能组织好课堂么——特别是包含大量公式、图形和演算的物理课堂?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网课操作流程呢?

加上家里的电脑不是触屏的,没有手写板、高拍仪、外置摄像头。而手机教学软件又门类繁多,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所以只有把大量工作做在前面,才能尽可能减少网络教学事故。于是黎老师开始了在网络上一一比较各种软件的优劣,最终筛选腾讯课堂极速版作为网课平台。因为它专为疫情开通了绿色通道,有举手、签到、PPT演示等功能,还有讨论区、提问区可以交流互动,和常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对于高三来说,时间就是质量,就是生命。第一堂网课一定要抓住学生。没有手写板,她就把PPT做到极致,一步步画图写公式,第一次仅备课就用去了5个多小时。惴惴不安地上了第一节课,效果不错。第二节课效果也不减。但是备课的工作量太大,板书也不够课堂化,这要是习题课该怎么办呢?课后她就进行了反思:如果能够分享屏幕演示演算过程而不是PPT一步步展示,学生就会有更切实的感受,可以跟进思考互动。于是又和多位同事交流,得知可以用汗微微课宝软件录制微课发送到群里,供学生观看。

但仅仅是微课形式还是觉得缺少互动和监督,她摸索这个软件,发现有投屏功能,可以添加摄像头。于是就尝试用手机当成写字板投屏到电脑,再利用屏幕分享功能进行直播。可是,直播时,手写触点不敏感,课堂流程很慢,一堂课两个小时只讲了5个题目,学生反馈“太慢了”,黎老师再次摸索到软件中添加摄像头的功能,然后再进行投屏,手机就变成高拍仪了,如此她的网课平台就完美搭建起来了:

1. 以腾讯课堂极速版为上课平台分享屏幕并导入PPT;

2. 以汗微微课宝投屏功能把手机变成高拍仪,实现PPT演示和手写演示切换;

3. 以直播和录制微课相结合的形式答疑解惑;

4. 以qq平台进行课堂管控和签到。

黎老师如此上了4节非常顺手的课,内心兴奋是无法言语的。她把这摸索的结果在高三教师群进行了宣传,多数教师,特别是数理化老师一致认为这种方式简单方便,和传统课堂的模式基本一致。最终多位老师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技能,成为网络教师、网红教师。

细心温暖的陈晶晶老师

为做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担任繁昌田中七(1)、七(2)两个班级的英语老师陈晶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做了大量的思考和积极的谋划。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在家学习,通过每周三至四节,每节10分钟左右的微课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为了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家中更加有效地阅读,陈老师在微课中结合阅读文本介绍了两种阅读学习法:一是思维导图阅读、复述和写作指导法。通过寻找关键词、句,提取文本主题和枝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进行不同等级课内外阅读材料的梳理。二是英文原著小说阅读“三要素法”。指导学生学会寻找英文小说中的人物、关键情节、结局三要素,进而进行人物关系梳理、情节阅读及结局续写、改写。

陈老师还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督促学生学习心理老师录制的微课《面对疫情 戴好心理“口罩”》。指导家长和学生调适心态、抗击疫情。正确认识疫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锻炼习惯。了解疫情、减少恐慌、科学防护。鼓励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会安排学习时间、学会心理调节与放松。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陈老师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有效指导学生的线上学习活动,搭建学校、教师沟通交流的桥梁。

倾情奉献的柯木军老师

为落实“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教学活动,繁昌田中的柯木军老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学校九年级数学校本课程制作的任务。

为了把疫情对师生课堂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学生在家学习,在线上听课,积极参与特殊形式的教学,柯老师利用网络组织九年级数学组教师们科学谋划,研究课本,研究学情,认真制定延期开学的授课方案,制作九年级数学校本课程资源。在课件制作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设置,吸引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软件功能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网络校本课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不知道电脑前的学生或者移动端前的学生会不会去仔细地看教学内容,因此,要在编制的10分钟左右的视频教学时间里,重塑知识点,让课程内容精练、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顺利完成了线上课程制作任务。校本课程内容在推送到网络平台之后,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好评。同时,柯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情况,及时设置调查、布置作业,通过学生反馈的情况,解答学生的疑惑,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并做好自我评价。

一切皆从“磨”开始的胡翠云老师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对从未涉足过的“线上教学”的繁昌县城关实验小学胡翠云老师来说,这项工作却是格外“磨”。

首先磨教学平台。在这节特别的课堂上,没有熟悉的三尺讲台,没有熟悉的方块黑板,没有熟悉的小巧粉笔,只有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掌大的鼠标,该怎么上这节课呢?该用什么教学平台上这节课呢?该先从哪儿着手进行备课呢?这都是在胡老师脑海中冒出的一个个问号,也是需要面临的一道道难关。胡老师经过反复摸索、试用,最后决定化繁为简,就用平时和家长们最常用的QQ群。

其次磨教学内容。选定了教学平台后,进入备课的关键环节,确定教学内容。遵循“正式开学前不讲新课”的规定,她把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放在了课外。于是,从孩子人手一本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选择教学内容。就这样,确定了首节“线上课”的教学内容为王昌龄的代表作《从军行(其四)》,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经典。

再次磨课中教学。经过一番前期准备,2月7日晚七点二十分,胡老师如约提前十分钟进入直播间,我和家长、孩子们作了一个简短的图像、声音测试,在确认一切顺利后,身处网络两端的我们便开始了这节形式独特的“古诗鉴赏课”。此时,她身边没有学生迎面相对,只有电脑形影陪伴。胡老师先从统编本四年级上册我们学过的21课中的两首古诗《出塞》《凉州词》开始,和孩子们共同回顾了边塞诗的诗歌特点,以及诗人王昌龄的诗作特点。通过连麦抽背、信息栏反馈,本不太适应这种“新课”的师生双方,在渐渐找到了“上课”的感觉之后,开始了今天《从军行(其四)》的学习之旅。

疫情就是一场考验,它检验着每一个人。越是危难时刻,越是重任在肩,越需要保持战斗状态,作为繁昌县的一线教师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到疫情阻击战中,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会云开雾散、春暖花开。(通讯员 俞传喜 李青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