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流-木头资讯

兵韬志略|美日在南海、东海频秀肌肉,地区安全风险加剧

来源: |

热点新闻:日本航空自卫队官网11日发表消息声称,“为了强化日美同盟的威慑力和应对能力”,航空自卫队9日与美国空军“鱼鹰”倾转旋翼运输机与“MC-130J”多用途特种作战运输机进行演习。演习区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近期,美日举行多场演训。先是,美国海军核航母“卡尔·文森”号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直升机母舰“加贺”号在南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联合训练。之后,美军“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和日本海自“伊势”号直升机母舰在东海也开展了联合演练。

点评:近年来,美国打着促进“自由开放印太区域”的旗号,不断渲染“大国挑战”的安全威胁,通过联合演习炫耀武力,频频在中国周边搅局。此次美日同时在南海、东海举行航母级别的大规模演习,其背后逻辑就是通过频“秀肌肉”,营造军事竞争氛围,胁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从而维护其在亚太地区战略优势地位,也使得亚太地区成为大国竞争云集的“角力场”,也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零和博弈逻辑和冷战思维。

除了日本之外,美国在加深与澳大利亚、印度甚至英德等欧洲国家在亚太地区的防务合作,其目的就是要在亚太地区打造类似北约、带有明显排他色彩的军事组织,大力推动将地区伙伴的双边合作连点成面,构建“网络化”的“大国对抗”盟友体系。

美国海军核航母“卡尔·文森”号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直升机母舰“加贺”号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大秀肌肉,对南海战略迂回包围近期,美国在亚太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日趋频繁,演习的规模和程度都在不断深化。此次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与日本“加贺”号直升机母舰在南海举行所谓的“双航母”演习,实际上是在两国结束印度洋举行的“马拉巴尔”第二阶段演习后返回日本驻地行程中接续进行的。从航迹判断,它们是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就开始双边演习,到达南海后又进行了舰载机飞行、海空战术协同、海上加油和海上打击等演习,并出动了F-35C、F/A-18E/F舰载战斗机、E-2D预警机、MH-60R反潜直升机等较为先进的战机力量,“旨在增强互操作性并使舰艇能近距离练习彼此的双边战术”,实战性和针对性都非常强。

从演习方式来看,这次演习和以往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再采用直来直往的方式,而是先共同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舰队,在到达目的地后却开始分头行动。例如,“卡尔·文森”号先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在南沙群岛周边稍作机动航行后,便开始朝东北方向行驶,经巴拉巴克海峡离开南海进入苏禄海,并绕着菲律宾海进入了太平洋,但在驶至万安滩以北约100海里处后,又由民都洛海峡再次进入南海,两天时间内一进一出南海,在关键海峡穿梭航行,这样的战术动作十分罕见,演练的是在极端情况下一旦产生冲突,巴士海峡将变得很难通过,美国的航母在这里将会受到猛烈的打击,而通过菲律宾海峡绕着进入南海的话就会安全很多。而日本“加贺”号则一路航行到了南沙群岛以北的地区予以配合,演练面对对手对海上进行封锁之后,如何配合美军航母打击群进行作战和生存,从而形成日本准航母在南沙群岛以北,美国航母在南沙群岛以南的对南沙群岛实施南北夹击的“有利”战略态势。

而为了实现对南海方向的策应,美日在东海方向分别派出了两栖攻击舰“美利坚”号和直升机护卫舰“伊势”号等7艘舰艇实施了联合训练。其中“伊势”号属于“日向”级直升机母舰,拥有大型的平直飞行甲板,也是“准航母”。而“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排水量达到4.5万吨,与他国中型航母排水量相当,可搭载20架F-35B战机。从效果上来说,美日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段,分别向东海、南海派出了航母或准航母,其目的就是南北夹击,实现对南海区域进行战略迂回包围,挑衅意味相当浓厚,同时也是在为将来可能到来的海上冲突做准备。

美国空军与日本航空自卫队9日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联合演训。相互利用,进一步加剧大国间对抗风险美日处心积虑强化亚太军事存在,并非心血来潮,背后包藏其打压竞争对手、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和发展利益的目的。对于美国来说,拜登政府上台后,推动深化所谓“大国竞争”的印太战略,频频挑起事端,以“航行自由”的名义在亚太地区频繁军演、抵近侦察,不断在亚太地区制造紧张局势。

据报道,今年以来,美军已对亚太特定国家进行逾2000次的抵近侦察,举行了包括“马拉巴尔”“北方利刃”“大规模演习-2021”等上百场军演。此外,美军还频频向关岛增派军队,还在“太平洋威慑倡议”等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加大军事设施建设,其中包括将投入大笔资金研制潜射核巡航导弹,开发一款名为“三叉戟D5”的新型低当量核弹头,继续扩充东北亚反导系统,打造包含145架B-21隐形轰炸机的机队。在日本横须贺基地建立反潜模拟训练中心,进一步提升美军在亚太地区的侦察、监视和预警探测能力,同时还在密克罗尼西亚等地区建设更多设施坚固的军事基地、远征机场和港口,为美军推动“分布式作战”理念、分散动态部署创造条件,并加强前置部署的燃料、弹药、设备和物资等,提升战备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空中俯瞰演习中的美日战舰。对于日本来说,随着其国内右翼势力不断抬头,特别是美国宣布中俄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后,跟随美国开展对中俄战略遏制牵制的动作更多。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上台后,公开宣称要修改宪法,将所谓“紧急事态条款”及把自卫队写入宪法第九条,在放弃和平主义原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防卫省还将2022军费预算增至5.479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26亿元)),比2021年度最初预算增加了2.6%,显露了其扩军备战的野心。此次日本配合美国在东海和东海同时举行联合军演,就是在当前亚太局势日趋微妙复杂的背景下,为实现其突破和平宪法、提升地区影响力以及对中俄实施战略威慑的重要举措,必然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进一步引发国家间对抗风险。谋求对抗,“亚洲小北约”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深化所谓“印太”战略和谋求地区优势主导权,美国近期除了怂恿日本外,还积极拉拢印度、澳大利亚甚至远在欧洲的英德等国等介入到“印太”地区事务中。例如,近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宣布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开展核潜艇合作,同时作为美英澳三方防务技术协议内容,美军同意向澳大利亚转让巡航导弹,并支持澳大利亚采购核动力潜艇。这种新建立的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和日渐活跃的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一起,正成为美国推进所谓“印太战略”的羽翼,这无异于是一个危险信号,表明未来“四方安全对话”可能由四国进一步发展为“4+X”形态,使得其已隐然成型的亚太“小北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发生碰撞事故后,美日演习更加密集。从此次演习行程来看,美日在举行联合演习之前,分别或共同与英国、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在印太地区执行了训练任务。例如,“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于10月中旬在冲绳西南海域与美国核动力航母“罗纳德·里根”号及英国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海上自卫队护卫舰“伊势”号进行了联合训练,随后,“卡尔·文森”号又赴孟加拉湾,加上英国和澳大利亚,与“加贺”号进行了训练。而据法新社报道,就在美日演习接近尾声时,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也抵达东京港,将与日、美、澳、加进行联合演习等项目。美国不断拓展盟友体系范围,联合多国举行军事演习,不难看出其目的绝非简单的象征意义,而是在持续地将所谓“印太战略”进一步落实,意在以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合作机制”和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为核心,通过双边、多边军事合作强化区域联盟,围堵特定对手,实现谋求大国对抗优势的目标。而就美国目前所采取的包括大幅放宽技术输出、武器出售、防务贸易等方面限制,试图提升协同作战能力等一系列举措来看,未来美国竭力构建地区军事“小圈子”来遏制和对抗地区大国影响力的趋势将不会改变,这无疑会使地区安全形势更加恶化,给地区安全秩序带来诸多变数。

(兵韬志略是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凌云志为澎湃防务栏目开设的个人专栏,盘点近期重大防务事件,评点信息背后暗藏的玄机,剥茧抽丝、拂尘见金,两周一期,不见不散)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