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流-木头资讯

浙江新发现野生动植物105种 生物多样性成果显著

来源: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衢州5月20日电(董易鑫)20日,2022年度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保护看浙江”活动在该省衢州市开化县启动。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近年来,该省新发现野生植物物种100个,野生动物物种5个。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据悉,浙江近年来在调查中发现了百山祖角蟾、浙江荛花、泰顺带扁蜡蝉、丽水钩瓣叶蜂等一批新物种,生物多样性“家底”越来越厚。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公布

此次活动举办地——开化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80.9%,是17个具有全球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

数据显示,该县共有高等植物2251种,哺乳动物59种,鸟类291种,两栖类37种,爬行类76种,鱼类72种,昆虫2601种,大型真菌579种,其中包括黑麂、亚洲黑熊、白颈长尾雉等珍稀濒危物种。

近年来,开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道路,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转化作出一定贡献。

活动期间,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为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试验区授牌。

开化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体法表示,下一步,开化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构建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教和开发特色生态旅游。

“当前,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已从污染治理向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升级。”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虞选凌说,两年多来,浙江通过29个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在初步“摸清家底”的前提下,开展了县域试点示范和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浙江累计造林5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1.24%,湿地保护率超52%,9.6%陆域国土面积纳入了自然保护地保护,85%以上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新发现野生动植物新种105个。

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研讨会现场。董易鑫 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共富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多、林多、湿地类型多”,孕育出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遗传多样性资源和千变万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202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珍稀濒危物种抢救保护和外来物种入侵治理,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数据显示,该省现有森林近1亿亩、自然保护地311个、高等植物6100余种和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90种。

该省印发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实施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其中内容。

20日,子活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研讨会在开化召开。来自浙江丽水、台州等地的嘉宾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等话题,分享各自经验。

“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方面是营造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另一方面,生物多样性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一些生物资源、遗传资源也是部分生态经济的物质基础。”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处长陈云娟说。

活动期间,该省还发布共富大美山海协作事项,开化县将与杭州上城区、绍兴越城区、嘉兴桐乡市等启动生态环境方面的山海协作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