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流-木头资讯

合肥逍遥津公园7月1日恢复开放 倾听“改造故事”见证工匠精神

来源: |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合肥逍遥津公园闭园提升改造,一直牵动着广大市民的心。经过十个月的改造,如今的逍遥津绿意葱茏,通透疏朗,水面澄净,步道清幽,亭台榭阁“修旧如旧”尽显古韵悠长,移步换景散发着文化张力。近日,记者再次进入逍遥津公园探访,了解逍遥津改造过程中的那些故事,感受施工建设中的工匠精神。

一段青石路,精心打造文脉中轴线

目前,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精益求精完善每个细节。记者从公园南大门,沿着逍遥大道步入古逍遥津。逍遥大道,是逍遥津的中轴线,更是逍遥八景之一“威震江东”的文脉中轴。记者注意到,经过改造的逍遥大道已焕然一新,193米的中轴全部采用了皖南老青石铺设,显得古朴厚重。

而作为公园标志性雕塑,张辽雕塑的基座,以前是混凝土材质,比较简陋,色泽早已陈旧,本次改造采用了红棕色的整石,与张辽塑像的恢弘气象相协调。

逍遥津公园内的大象滑滑梯,是不少市民共同的童年记忆,留下众多欢乐时光。这座上世纪70年代用水磨石材质建造的滑滑梯,改造之前,早已是色彩斑驳,难寻底色。据悉,之前大象滑滑梯出现磨损后,每次都是进行简单刷漆,涂了一层又一层。本次改造,彻底清除大象滑滑梯的涂漆,再经工匠精细打磨,还原了大象滑滑梯的本色,真正恢复到大象滑滑梯的原始模样。

古建修复,处处彰显工匠精神

记者了解到,类似对品质把控的严格、细节雕琢的精细,在此次逍遥津公园改造过程中无处不在。相关部门严把材料关、工艺关、质量关,处处彰显“工匠精神”。

为了对历史文化进行最好的传承,确保“修旧如旧”,专门从苏州请来一批古建专家、工匠。逍遥津公园提升改造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古建修复改造,要求施工方严格按照高品质、高工艺的要求实施。古建专家、工匠,从改造之初就参与到公园古建筑修复、修缮工作。此外屋面、盖瓦、屋脊、立柱、仿古漆到门窗、住所等全部工序,合肥的相关专家全程参与,细化方案,对修复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据介绍,合肥逍遥津公园每一处古建的修复,专家组还会找到曾经的施工图纸、翻看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等,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按照建筑风格,真正做到“修旧如旧”。

“本次逍遥津改造,建设单位提出严要求,高标准,我们必须尽量确保每一处修复做到精细还原。最高峰时我们有100多工匠同时在园内施工,确保打造精品,不出现瑕疵。特别有些古老建筑因日晒雨淋年久失修,我们会根据相关工艺,精雕细琢,进行保护性修复。”施工现场来自苏州的古建工匠代表韩雪峰告诉记者。

逍遥长廊顶部绘满色彩鲜艳的壁画,对岸是新建的仿古江东战船。

文化提升,挖掘每一处景点深层内涵

本次逍遥津改造,挖掘文化内涵是重中之重。改造工程启动后,相关部门多次组织文史专家召开座谈会,并邀请省市诗词、楹联专家为逍遥阁、豆叶亭等16处亭台楼阁撰写楹联。目前,一副副意蕴深远的楹联已撰写、制作完毕,静待游客鉴赏。

记者探访时发现,在逍遥津公园的东园,逍遥大道北端,矗立着一尊青铜鼎。

“魏吴中原逐鹿,孙权攻合肥,张辽败之於逍遥津,迄今一千八百年矣。”……“顺民意,提品广绿,治水穿园,除弊布新处七十有加……”一篇简短的“逍遥津公园记”铭文,介绍了逍遥津公园历史渊源以及公园改造的相关情况。据悉,文稿前后修改了多次才定稿。

张辽墓道的神兽旁新树立传统石碑,集中展示曹氏三父子的诗赋。

“快工”也要出细活,让公园尽早回归人民

记者了解到,本次提升改造工程是逍遥津公园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改造,系合肥市庐阳区“一号民生工程”,庐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力提升公园的档次和品位,彰显文化内涵,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休憩、游赏场所。

据悉,今年2月21日,为在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品质、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完成“让人民公园尽早回归人民”的初衷,逍遥津公园提升改造“大干100天”百日攻坚行动启动。百日攻坚行动期间,最多时有六百多名施工人员同时进场施工,为确保逍遥津公园今年7月1日主体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余挺生 孟海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方昌林 薛重廉

编辑:唐恒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