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流-木头资讯

幼少儿英语口语发音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来源: |

小朋友学英语发音,学的速度比较快,抓音也比较准确,凸显了孩子模仿能力强,甚至能学习老师或者家长的发音表情和方式,不止局限于音节的准确;也就是言行举止,只要孩子能看到,听到,感觉到的,都会去模仿;由此而产生的自然反应。当孩子第一次说话的时候,妈妈教的时候,孩子会尝试用妈妈那样的语气去模仿,爸爸教的时候,孩子会模仿爸爸的语气;声音进入耳朵,会引起大脑应激反射,这就是有的时候家庭环境嘈杂或者过大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声波冲击,孩子很快就苏醒了,有的时候还会哭闹,就是不舒服了,自然表现的条件反射。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种不舒服感觉,就自然用哭表达,其实笑和哭是天生的,只是后来我们学会了“该哭的时候不哭,该笑的时候不笑”,掩盖了感受和表情直接流露。家长教孩子发音,当家长教孩子发音的时候,往往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一个词一个词的去放缓语速,让孩子听的更清楚,语气会比较和缓,听起来比较舒服,这样孩子就会笑着去听;虽然孩子有的时候不知道发音代表什么,但是已经在学着传达一种信号。当这种信号和事物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认知,当我们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首先去想的是这个是什么东西,好奇心会引领孩子去探索。

有的家长教孩子说的是方言,有的是普通话;在孩子眼里,家长的发音是标准的;当特定的音节组成一个意思的时候,当有需要表达这种意思的时候,就会去发出这种特定的音节;比如孩子饿了,教孩子说“饿了”家长怎么知道孩子是饿了呢,当孩子哭了,而给孩子吃的时候,不哭了,说明这个时候孩子是饿了;发音的规则就是要去表达自己想说的;随着语言复杂化,不同的发音会组成不同的表达形式,就像键盘26个字母,你可以写出无穷无尽的字;学会了发音,也就学会了说话,能通过说话来自己说很多;比如孩子找不到妈妈了,就会哭着叫妈妈,哭是有需求,需求妈妈的陪伴,眼睛看不到妈妈,感觉不到妈妈的关怀,自然去表达强烈的需求。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断增加的,生活中的需求都要去面对。学说话就是要表达需求,当然会说话并不代表会了汉语,只是在发音上去传达一种声波信号;更要去学书写,阅读。因为生活中基本上每天都会接触到汉语的语境,每天都有人在孩子身边说汉语,汉语声音信号在不断的刺激着听觉,听觉进入大脑在不断的熟悉着汉语语境,语言思维就会越来越敏感,越来越灵活。

学少儿英语,特别是3-6岁启蒙阶段的孩子,发音尤为重要;标准的输入就像盖房子一样,设计的时候尺寸都会很合乎规格。音节的掌握,刚开始学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希望孩子像唱儿歌一样,朗朗上口,因为儿歌不必去在意唱的什么词,跟着节奏去模仿,去学唱就行了,重点是培养这种驾驭音节的能力;对音节的识别和模仿,就是给孩子建立一个发音的标准;什么是标准,就是听到这个音,就知道,就熟悉;记住这个发音,去和外面所说的发音比对,如果对上了就是熟悉。少儿英语学习,也是在教孩子先听音,辨音,发音,拼音,能够在大脑印象中建立这个发音的系统,就能听懂所听到的发音代表什么;所以中外教老师都会在教孩子发音的时候,同时教孩子识别字母,词汇的组成,形状,以及对于的事物;这样直接地建立起来一整套的识别系统。孩子不断学习,就是在不断的完善这套系统,增加词汇量,领会语法的使用,灵活的去表达,都是要先去熟悉,适应,然后驾驭英语的听说读写。所以要想学到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就要沉下心去勤奋努力,有计划有方法的推进英语学习和复习。

平时我们都会用汉语说话,但是说话水平却有高有低,也就是对同一件事情理解程度不同,表达方式,甚至语气都会不同。所以学会少儿英语,只是第一步,要学好还要更长的路要走。英语发音有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那发音上面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地区性的差别,就像上海话和南京话,差别有多少呢?听得多了就能听得懂,如果之前没听过南京话,就不知道表达的什么,更不用去说;如果在上海待时间长了,周围都在说方言,自然耳濡目染,首先就是对发音的音节进行筛选和把控,能够通过发音来了解所表达的含义;而自己能够学说的并不是复杂的,而是朗朗上口的口头语,经常说的,短小精悍,而又便于记忆;教小朋友学沪语,怎么教,就是通过儿歌或者童谣,让发音的印象在耳朵,脑海中形成印象,耳朵也是有记忆功能的,让经常说的口语,经常去听,就能很快找到熟悉的音节。少儿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表达,从形式上来看,要注意标准音节的模仿,也就是教孩子学英语,就要找标准的发音,纯正的英语。从内在来看,口语表达更有利于孩子经常去说,增加语言表达的能力,说话方式,理解程度,思维深度和表达技巧,都会得到锻炼;喜欢说话的人总是很开朗,因为善于表达,能够巧妙地去了解对方能接受什么表达方式,怎么说才能起到效果。总的来说,就是有目的地多听,有方向地多练,有计划地多写,有方法地多读。